地震房屋倒塌,房貸照還!但有地震險可理賠

在台灣發生強震後,許多民眾開始關心如果房子倒塌,是否仍需要繳房貸。根據專家指出,如果房屋是透過銀行貸款購買,即使發生地震導致房屋倒塌,仍然需要繼續繳納房貸。因為房貸的本質是借款,與房屋的擁有權無直接關聯。而且,銀行可能會要求提前清償貸款,因為擔保品——也就是借貸購屋所使用的物件——已經消失。

然而,有網友提出一個關鍵問題:是否有保險可以理賠?根據專家指出,自1999年921大地震後,政府實施了「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」。這意味著民眾在購買房屋時,銀行會強制要求投保火險和地震險。即使不需要申請貸款,民眾仍需投保。根據地震險的保障範圍,民眾可以獲得最高150萬元的理賠金額。

然而,地震險也有3個不保項目,包括營業用建築、違建或未辦保存登記建物、金銀珠寶。因此,在購買房屋時,民眾應仔細閱讀合約,確保自己的房屋可以得到適當的保障。

總的來說,儘管地震導致房屋倒塌,房貸仍然需要繼續還清,但民眾可以依靠投保的地震險來獲得部分理賠金額,以減輕財務負擔。

買賣中古屋過程中發生地震造成房屋損壞的話誰要負責處理

關鍵點在於「是否已經交屋」,依照民法373條的規定,若賣方尚未把房子交給買方,即使地震發生房屋損壞,那都還是由賣方自己去承擔。不過,如果已經交屋,就要由買方去承擔了!